看三尺青峰,扬国粹文化 海外华裔青少年走进杨浦

发布日期:2024-08-01

  “中国武术博物馆是一座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旨在留住武术记忆、传续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多角度展示和弘扬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7月30日,在杨浦区侨联主席宋南晖的带领下,来沪参加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上海营的营员们来到上海体育大学,打卡中国武术博物馆,共同感受“国粹”武术的独特魅力。

  “三尺青峰,文物论武。这些古代兵器展品经历过所向披靡的战争场面,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更迭……”在上海体育大学副教授韩耀刚的介绍下,营员们先后来到拳械厅、历史厅,饶有兴趣地参观学习。拳械厅展示的各家拳种和器械,生动逼真地呈现了武术的洒脱与震撼。历史厅则用实物、图片以及多媒体方式,详细展示了中国武术起源与兴盛的全过程。同学们一边听讲解,一边感受“国粹”武术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中国武术不再是抽象的、扑朔迷离的。通过参观,我们可以聆听它的心跳,并且感受到它在演进过程中最真实的故事。历史虽然已成往事,但遗留下来的记忆却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孩子们能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并且不断发扬光大!”来自日本中文学校的营员领队孙焱如是说。

  “弯弧力不任,棋局思虑费。不如习投壶,闲暇可观礼。”随后,营员们在韩耀刚副教授的指导下,现场体验投壶带来的乐趣。

  据介绍,投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宴请宾客时的一种礼仪,也是射箭技术的演变,即用手将箭抛入壶中的方法来替代射箭。因门槛低、观赏性高,投壶逐渐为成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活动现场,来自日本和法国的营员们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营员们时而沉着冷静,时而剑拔弩张。经过“激烈”角逐,日本营员以一箭的微弱优势取胜。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走出博物馆,营员们随即来到武术馆。列队、伸展、抬腿、出拳……在教练的现场示范下,营员们有模有样地学习中国武术,切身感受中华文化刚劲、动感的一面。

  课堂上,教练为营员们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并耐心地为每一位营员纠正动作。大家跟着教练学习拳法,动作时而舒缓,时而迅疾,时而刚柔并济,时而武舞共融。有的营员虽然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但依然神情专注,仔细观察教练的每一个动作,认真体会着每一个招式。

  来自法国的营员胡永键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看中国功夫电影,也希望能像电影中的侠客一样潇洒。今天,终于圆了自己的功夫梦!

  在活动现场,营员们还欣赏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花式跳绳表演。侧空翻、后空翻、“双飞”……伴随着动感十足的背景音乐,来自上海体育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用娴熟的技巧,将力与美糅合得天衣无缝,一个个高难度动作,赢得了营员们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离开武术馆,穿过校园林荫小道,营员们来到著名的绿瓦大楼。琉璃绿瓦、飞檐斗拱、雕梁彩绘……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见证了过去风起云涌的岁月,也见证了体育强国的梦想征程。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大学建校70多年来,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和专家队伍,孕育了“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上体精神。天空湛蓝、阳光灿烂,站在绿瓦大楼前,营员们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而难忘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