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走进杨浦 >>媒体眼中的杨浦 >>报样荟萃
  • 杨浦:擦亮“锈带”迈向“双创”示范区
    来源:   日期: 2016-05-19 00:00

    杨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这里有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工厂:133年的杨树浦水厂,103年的杨树浦电厂、93年的杨树浦煤气厂……这里有一批响当当的民族工业品牌:上海牌手表、中华牌香烟、回力球鞋、正广和汽水……杨树浦路、平凉路、长阳路、周家嘴路、江浦路上,曾经遍布一家家国有企业,有很多还是万人大厂。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国企改革和经济转型,工厂一家家关闭,机器轰鸣声渐消,热闹的马路变得寂寥。杨浦,这个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留下了一大片“工业锈带”。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工业锈带”被慢慢擦去尘埃和锈斑,注入科技与创新要素,杨浦变身创新创业示范区。如今,由政府、高校和企业开办的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一家接一家出现了;与创业有关的街区诞生了,时尚清新而富有个性,吸引着彻夜不眠的创业者;曾经的老厂房变身众创空间,飘出了咖啡的香气;一个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子背着包来到这里,追逐自己梦想……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杨浦区等17个区域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

    今天的杨浦,已拥有23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载体,近2000个创业项目在区里遍地开花,昔日轰隆隆的机器声已被清脆的滴答键盘声所取代。

    老厂房里的众创空间

    世间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有时候,劣势也会变成优势。当一些中心城区为发展空间狭小而犯愁时,拥有大量老厂房和土地的杨浦区,无疑是一个“富翁”,区里需要重新开发建设的老厂房土地有10平方公里,已建和在建的商务载体达600万平方米。

    区里那么多工业遗存,是一拆了之,还是加以改造利用?今天的杨浦人选择了后者。几年前,位于杨树浦路上的上海“十七棉”老厂房变身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尔后,有越来越多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了众创空间,今年刚刚落成的长阳创谷格外引人注目。

    一个开阔的绿色大草坪,一溜巨大的白色英文字母chang yang valley,星巴克咖啡的户外遮阳伞……宛如走进了国外的产业园区。其实,这里就是原来上海纺织行业大名鼎鼎的中纺机。

    一栋长长的三层楼房子,银灰色的外墙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窄窄一长溜的走廊里,铺着暗红色跑道,象征着“创业的跑道”;墙壁和楼梯扶手之间,挂着一张硕大的网,只要没有恐高症,员工尽可以安心躺在上面,悬在半空休息,冥想创意;二三楼间架设了一个彩色滑滑梯,不想走楼梯的可以直接滑下来……这个充满快乐元素的启迪之星,前不久刚在长阳创谷落户。启迪之星是一家有着17年历史的国家级孵化器,已成功孵化27家企业上市。

    这座房子也是中纺机旧厂房之一。通过拆违、整体改造,杨浦区与上海电气共同出资5000万元,规划建成30万平方米的长阳创谷,目前一期和二期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期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包含7幢建筑,采用院落式布局,形成了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多元开放的众创空间集群地。除了启迪之星,这里还引进了毛大庆的优客工场、泛远孵化器,以及诺亚财富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和智能云客等高新技术企业。

    据长阳创谷总经理奚荣庆介绍,长阳创谷除保留原始厂房的建筑特征外,还将原有的桁车、吊臂重新改造为过街廊、园区装饰等,并将原长铁轨、管道、仪表、控制箱等元素尽量修旧如旧,以求重新焕发工业遗存的钢硬之美和实用功能。

    钢琴厂变树屋产业园

    最近,经过江浦路惠民路口的人都会惊奇地发现,这里出现了一幢“树屋”。六层高的楼房,底色是“飘着白云的蓝天”,中间有一根粗粗的深褐色的“树干”,每个窗口都布满整齐的绿植,还有深绿浅绿红褐等不同颜色,远远望去,生机盎然。原来,这是上海钢琴厂旧址改造的全新产业园区。

    上海钢琴厂已有100多年历史,始创于1895年,也是中国最早的钢琴制造企业,公司的主打品牌施特劳斯钢琴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享誉国内。然而,这里久已没有乐声流淌,公司搬迁后,空留1.8万平方米老厂房。

    去年,上海杨浦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改造运营上海钢琴厂的老厂房。设计师决定拆掉围墙,让园区外沿与周遭街区自然衔接,成为开放空间。几个原是生产车间的楼面和英国人在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最老厂房,都将以原来面目呈现。如果细心打量,还能在二楼墙面读到特定年代的标语。而沿街这栋象征绿色和自然的“树屋”,更是让人依稀回忆起老钢琴厂的那份艺术与浪漫气息。

    据介绍,园区计划引进十多家绿色建筑产业链上的企业,体量虽不大,但设计感和技术值要体现与定位匹配的水准。